废除汉字论

废除汉字论

主条目:日本汉字改革史和日本国语国字问题

从影响现代日语这个角度来看,二战后所进行的国语改革,是所有汉字政策造成影响最大的政策之一。此项改革基于一种发源于被占领时期的意见,即认为“对日本的传统进行重新检讨(或者排斥)的时期已经到来”。

1946年4月,志贺直哉在杂志《改造》上发表《国语问题》(国語問題),提议废除日语,采用他认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法语。同年11月12日,《读卖报知新闻》(読売報知新聞,今日的《读卖新闻》前身)发表题为《废止汉字》(漢字を廃止せよ)的社论。

同年3月,盟军最高司令部邀请第一届美国教育使节团于3月31日发表了第一次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在这份报告,指出学校教育中使用汉字之弊害与使用罗马字之便利。

这项改革的成果是当用汉字(当用漢字)和现代假名遣(現代仮名遣い)的制定。

不过随著汉字限用政策的缓和,汉字最终未于日本废止,到了20世纪末反而被视为传统而被热捧。[来源请求]但另一方面,提笔忘字的现象时有发生,近期也有不少日本年轻人的汉字水准低下,有的甚至只会用假名书写而不会写汉字;尽管汉字能力检定中出现了不少“汉字王”,但实际研究汉字的人极少。[13]

日本语言学学者陈力卫认为,十八世纪后期,日本因兰学兴盛而开始关注中国的汉译西书,且在1854年佩里舰队叩关后大规模成体系引进书籍书刊,从而引入了中国的新语词、新概念,甲午时代,中国留学生再将相关词汇反哺回国,形成文化交流上的循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相关交流减少,但词典和书籍仍有往来,词汇互有参考。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日本开始改用片假名直译英文(表音)而非使用汉字[14]。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日本民众对政府在谈论议题时频繁使用片假名形式的外来语有所讨论,例如防卫大臣河野太郎在Twitter上表示一些词汇可以用日语汉字表达的推文获许多关注。学者鸟贺阳弘道认为政府使用生僻词汇可能是为降低民众的恐慌心理,减少文字的爆发感,但新词的模棱两可也会使民众焦虑。心理医师冈村美奈则认为这可能意在达成“吡硫𬭩锌效应(日语:ジンクピリチオン#ジンクピリチオン効果)”,增加民众在理解上花费的时间[15]。

2018年文部科学省所做调查中体现,有七成多受访者会不时因无法理解外来语而感困惑,且比例随受访者年龄增加而增长。历年的抽样调查中,很多不生僻的外来词汇也有过半的人无法理解[15]。

与此同时,也有报道指汉字在日本渐受重视,例如2009年日本文化审议会国语组审议通过“常用汉字表”修订,在1981年上次颁布的基础上新增191个常用汉字、删除5个不常用汉字;以及医疗用语中更多使用汉字等主张[16]。

当用汉字

编辑

主条目:当用汉字表

为了完全废除汉字,内阁于1946年(昭和21年)公布了在汉字全部废除之前可使用的汉字表,当用汉字所指的就是这其中所包含的1850个汉字。此表排除了使用频率较低的汉字,明确规定了官方文书和传媒中应当使用的汉字的范围。并且,《当用汉字表》也尝试著对其中一部分存在比较复杂或存在多种写法的汉字的字体进行简化。但是,这种简化并非如同中国的简化字般,对汉字的结构进行体系化的变更,而仅仅是将个别文字的一部分进行省略而已。

为了顺利过渡到当用汉字,国语审议会于1956年(昭和31年)7月5日,决定对汉语辞汇中超出当用汉字表所规定范围的汉字,用同音的别字进行书写替换。这个方针和中国的简化字的原理有少许相似之处。

常用汉字

编辑

主条目:常用汉字表

由于普遍认为“当用汉字”对于社会影响实在太大,于是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颁订1945个《常用汉字表》,新增少量汉字。并以“目安”为准(即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不再有强制力)。同时,当用汉字表宣布废止。

现行的《常用汉字表》于2010年(平成22年)11月30日以平成22年内阁告示第2号发布,共2136字、4388音训。1981年(昭和56年)内阁告示第1号的旧《常用汉字表》(共1945字、4087音训)宣布废除。

💡 相关推荐

excel特殊符号在哪里?Excel 如何输入特殊符号
365bet开户平台

excel特殊符号在哪里?Excel 如何输入特殊符号

📅 07-10 👀 9807
鍥字的意思、解释和含义以及拼音、笔画和笔顺
健康365人工客服电话

鍥字的意思、解释和含义以及拼音、笔画和笔顺

📅 08-10 👀 9219
央视《国宝追踪》盗墓贼狱中揭秘:如何得知地下有大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