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睡症的治療
治療猝睡症的治療取向目標在於讓猝睡症狀達到控制,並提供病患有完整的家庭和職業生活。藥物治療方面,因為猝睡症是一個長期終身伴隨的病症,因此用藥需考量耐藥性和副作用的問題
Patient and family education : 儘可能地學習關於猝睡症的知識,並找出可以幫助病人和其家屬的支持系統,以處理這種病帶來的實際問題與情緒影響、可能的職業限制、以及可能會造成傷害的情境。
Sleep hygiene:遵循規律的睡眠/清醒作息表,每天在大約相同的時間,就寢及起床。
Napping:小睡的目的,主要是讓病人學會控制突然來襲的睡意。甚至只是趴在桌上睡一下,或者閉起眼睛點個頭,短短幾分鐘的時間,都可能避免嗜睡的發作,或減少提神藥的使用劑量。
但是小睡的次數以及時間長短,應該參考猝睡症的病人本身,以及與病人密切相處的人的意見,了解什麼時候是病人最想睡的時段,什麼時候病人服用提神藥,什麼時候是病人學業上或工作上最需要專注提神的時候,才能依照個別差異擬定時間表。
Safty issues:在危險活動中,例如開車或烹調時,要小心。嚐試安排作息計畫,讓你在這些時候,可以保持警覺性
Medications:一般藥物治療及其副作用 醫師通常會開興奮劑來改善患者的警覺度,開抗鬱劑來控制猝倒、將睡或將醒幻覺、以及睡眠麻痺等症狀。目前台灣醫院對於白天嗜睡症狀,所用最多的是藥用的興奮劑:Ritalin(利他能)。這種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易怒、神經質、失眠、不規則心跳、以及情緒變化。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 1999 年批准了新藥 Provigil 上市,用來治療因為猝睡症導致的白日嗜睡,研究顯示此藥可有效改善白日嗜睡症狀,並且副作用較少。抗鬱劑常用的有 Tofranil、Anafranil、Prozac、Zoloft 等等。副作用隨著不同種的藥物而有所不同,最常見的有昏沈感、血壓較低、以及性功能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