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中的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詳見醫學聲明。
關於與「發作性睡病」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抽搐」。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可靠的醫學來源,或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發作性睡病發作性嗜睡病病患的腦脊液中,食慾素-A的濃度通常都很低徵狀白天過度嗜睡(英語: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每次可以睡幾秒鐘到幾分鐘不等、猝倒(英語:Cataplexy)[1]併發症車禍、意外跌倒(英語:fall (accident))[1]起病年齡童年時期[1]病程長期[1]類型疾病、睡眠障礙、過度日間嗜睡[*]病因未知[1]風險因素家族病史[1]診斷方法根據症狀 和 睡眠檢測(英語:sleep studies)[1]鑑別診斷睡眠呼吸暫停、重性抑鬱障礙、貧血、心臟衰竭、喝酒、睡眠不足[1]治療規律的小睡休息、睡眠衛教(英語:sleep hygiene)[1]藥物莫達非尼, γ-羥基丁酸鈉, 哌甲酯[1]盛行率每十萬人中 0.2 到 600 人[2]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睡眠醫學(英語:Sleep medicine)ICD-117A20ICD-10G47.41、G47.419OMIM161400、605841、609039、612417、612851、614223、614250DiseasesDB8801MedlinePlus000802eMedicine1188433[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發作性睡病(narcolepsy),又稱渴睡症、猝睡症,是長期的神經失調(英語:Neurological disorder),其調節睡眠-覺醒週期的能力下降[1]。症狀包括白天過度嗜睡(英語: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通常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且隨時可能發生[1]。大約70%的患者也經歷肌肉突然無力的情況,稱為猝倒(英語:Cataplexy)[1]。這些經歷可以通過強烈的情緒觸發[1]。也有可能在睡著或醒來時無法移動或形成幻覺,不過較不常見[1]。發作性嗜睡症患者每天的睡眠時間與一般人相同,但睡眠品質往往更差。[1]
發作性嗜睡症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有幾個原因[1][3]。多達10%的病例有家族史[1]。通常情況下,患者有較低水平的神經肽食慾素,這可能是由於自體免疫性疾病[1]、創傷、感染、毒素或是心理壓力等原因[1]。診斷通常基於症狀和睡眠研究,並排除其他潛在原因[1]。白天過度嗜睡可能導因於其他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暫停、嚴重抑鬱症、貧血、心臟衰竭、飲酒和睡眠不足[1]。 猝倒可能被誤認為癲癇發作[1]。此症最早是由美國史丹佛大學的附屬醫院發現。
發作性嗜睡病雖無法治癒,但改變生活方式和接受藥物治療可能會有所幫助[1]。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定期短時間午睡和睡眠衛教(英語:sleep hygiene)[1]。所用藥物包括莫達非尼、y-羥基丁酸鈉和哌甲酯[1]。雖然最初有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藥的耐受度可能會提高[1]。三環類抗抑鬱藥和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可改善猝倒症[1]。
每10萬人中約有0.2至600人受到發作性嗜睡病的影響[2]。這種情況通常始於童年[1]。男人和女人同樣受到影響[1]。此症遍及世界各地,不分年齡及種族。但很多在日間上課時睡覺的患者往往被誤認為是頑皮學生,因而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及治療。而成年患者卻容易把這種病的徵狀誤解成壓力或睡眠不足。如果嗜睡症沒有得到治療,會增加車禍和意外跌倒(英語:fall (accident))的風險[1]。「嗜睡症」一詞來自法國術語的narcolepsie[4]。法國術語最早是由讓-巴蒂斯特·愛德華·吉里諾(英語:Jean-Baptiste-Édouard Gélineau)於1880年使用的,他使用了希臘語νάρκη(narkē),意思是「麻木」,λῆψις(lepsis)意思是「攻擊」[4]。
嗜睡型抑鬱症、非典型抑鬱症、發作性睡病2型、嚴重慢性疲勞綜合症這些與中樞特發性嗜睡症的持續嗜睡均科研上病理不明,均依賴排他性的診斷方式,有可能這幾類病症的病理分型存在很大的重疊或者完全重疊。
針對以上幾樣至今科研上病理不明的嗜睡症,一個病理假說為覺醒控制核團(復旦大學等團隊有通過動物實驗復現這樣的覺醒控制核團[5],如大小3-5MM的下視丘室旁核;臨床上的下視丘綜合症往往也會引發嚴重嗜睡)旁邊的小血管堵住(小於1MM病變的話那麼3T磁共振基本都看不見,3T磁共振基本是各大醫院的最高場強磁共振設備了;進一步而言,即便全球最高端臨床磁共振設備掃描此部位,1MM的解析度限制也不一定提高多少,依舊存在盲點)導致二氧化碳超標,超標二氧化碳成為天然的7*24小時麻醉劑,從而引發嗜睡等複雜徵狀。
症狀和體徵[編輯]
嗜睡症有兩個主要特徵:白天過度嗜睡和REM睡眠不正常[6]。第一種,白天過度嗜睡(EDS),即使在充足的夜間睡眠後也會發生。發作性睡病的人可能會變得昏昏欲睡,或者常常在不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睡著,或者一整天都很累。患者無法體驗正常人體驗到的恢復性深度睡眠 - 它們不是「過度睡眠」。事實上,患者一生都處於極度睡眠不足的狀態。
此症的特點是患者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進入看上去像深度睡眠的階段。一般人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從輕度睡眠進入到深度睡眠,而患有此病的人可能只需要一分鐘甚至更短。患者睡著的速度跟醒來的速度都可以快得驚人,而醒來幾秒鐘之內可能會意識模糊不清。白天小睡可能會發生,幾乎沒有警告,並可能是身體不可抗拒的。這些小睡可能會每天發生幾次(如Wong Michelle Tsz Yin 會經常覺得想要小睡, 睏倦一直持續不變)。它們通常令人耳目一新,但只有幾個小時或更少。而且大部分患者即使在非常短暫的小睡期間,也可以定期體驗到生動的夢境,而且自己會記得多數的夢。甚至可以在睡著幾秒鐘之內就做一個夢,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夢境一般的幻覺。睏倦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或保持不變。另外,夜間睡眠可能是分散的,經常覺醒,所以大腦才會在白天自動進入睡眠狀態。發作性睡病的第二個主要症狀是REM睡眠異常。患者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在睡眠開始時即進入睡眠的REM階段,即使在白天睡覺時也是如此[6]。
經常被稱為「嗜睡症四分體症」的典型症狀是猝倒症、睡眠癱瘓、幻覺和白天過度嗜睡[7]。其他症狀可能包括自動行為和夜間覺醒[7][6][8][9],這些症狀可能不會在所有患者中發生。
猝倒是一種肌肉功能的短暫性缺失,包括輕微的軟弱,如頸部或膝蓋的軟弱,面部肌肉鬆弛、膝蓋無力,通常稱為「膝關節屈曲」[10],或無法清晰說話,完全身體崩潰。突發情緒反應可能會引發情節,如笑聲、憤怒、驚訝或恐懼,並可能持續幾秒到幾分鐘。這個人在整個劇集中都保持清醒。在某些情況下,猝倒可能類似於癲癇發作。[來源請求]言語不清,視力受損(雙重視力,無法聚焦),但聽力和意識仍然正常。猝倒症對嗜睡症也有嚴重的情緒影響,因為它會引起極度的焦慮,恐懼和避免可能引發發作的人或情況。[來源請求]猝倒症一般被認為是嗜睡症所特有的,與睡眠癱瘓類似,因為在睡眠期間發生的通常保護性癱瘓機制被不恰當地激活。與這種情況相反(不能激活這種保護性麻痺)發生在快速眼動行為障礙中。
有夜間覺醒期[6]。
睡眠癱瘓是在醒來時暫時無法說話或移動(或者在睡著時,不太常見)。它可能持續幾秒到幾分鐘。這通常很可怕,但並不危險。
催眠幻覺是在打瞌睡或睡著時發生的生動的,通常可怕的,夢幻般的體驗。幻覺幻覺是指從睡眠中覺醒時的相同感覺。這些幻覺可能以視覺或聽覺的形式表現出來[6]。
自動行為發生在一個人在睡眠過程中繼續工作(說話,放棄東西等),但是沒有記憶地執行此類活動時喚醒。據估計,高達40%的發作性睡病患者在睡眠期發生自動行為。
在大多數情況下,嗜睡症出現的第一個症狀是過度和壓倒性的白天嗜睡。其他症狀可以單獨開始,或者在白天發作後的數月或數年內開始。個體的猝倒,睡眠癱瘓和幻覺幻覺的發展,嚴重程度和出現順序存在很大差異。只有大約20%到25%的嗜睡患者經歷了所有四種症狀。白天過度嗜睡通常會持續一生,但睡眠癱瘓和幻覺幻覺可能不會。一種罕見的嗜睡症亞類也經歷了被稱為超級過敏現象的高度味覺和嗅覺
[來源請求]。
許多發作性睡病的人也會長時間失眠。日間過度嗜睡和猝倒常常變得嚴重到足以對社交、個人和職業生活中造成嚴重問題。通常,當一個人清醒時,腦電波會顯示出規律的節奏。當一個人第一次入睡時,腦電波變得更慢,更不規則,這就是所謂的非快速眼動(NREM)睡眠。大約一個半小時的NREM睡眠後,當大多數記憶中的夢出現時,腦電波又開始顯示更加活躍的模式,稱為REM睡眠(快速眼動睡眠)。在REM睡眠期間與EEG觀察波相關聯,肌肉萎縮症目前稱為REM atonia[來源請求]。
註釋[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Narcolepsy Fact Sheet. NINDS. NIH Publication No. 03-1637.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7).
^ 2.0 2.1 Goswami, Meeta; Thorpy, Michael J.; Pandi-Perumal, S. R. Narcolepsy: A Clinical Guide 2. Springer. 2016: 39 [2017-07-29]. ISBN 97833192373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3) (英語).
^ Narcolepsy Information Page. NINDS. [2017-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7).
^ 4.0 4.1 Harper, Douglas. Narcolepsy. Dictionary.com.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10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 黄志力课题组发现觉醒新核团下丘脑室旁核调控觉醒和嗜睡. [2024-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2).
^ 6.0 6.1 6.2 6.3 6.4 Green, Simon. Biological rhythms, sleep, and hypnosis. Basingstoke, Hampshire, England: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ISBN 9780230252653.
^ 7.0 7.1 Kandel, Eric R.; Schwartz, James H.; Jessell, Thomas M. (編).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4th. McGraw-Hill. 2000: 949. ISBN 0-8385-7701-6.
^ Cunha, John P. Shiel, Jr., William C. , 編. Narcolepsy. MedicineNet. [2016-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
^ Zorick, FJ; Salis, PJ; Roth, T; Kramer, M. Narcolepsy and automatic behavior: A case report.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979, 40 (4): 194–7. PMID 422531.
^ About Narcolepsy. Stanford Center for Narcolepsy. [2016-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8).
參考文獻[編輯]
Mitler MM, Hajdukovic R; Hajdukovic. Relative Efficacy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Sleepiness in Narcolepsy. Sleep. June 1991, 14 (3): 218–20. PMC 2246380 . PMID 1680245.
Chabas D, Taheri S, Renier C, Mignot E; Taheri; Renier; Mignot. The Genetics of Narcolepsy. Annual Review of Genomics and Human Genetics. October 2003, 4: 459–83. PMID 14527309. doi:10.1146/annurev.genom.4.070802.110432.
Smith AJ, Jackson MW, Neufing P, McEvoy RD, Gordon TP; Jackson; Neufing; McEvoy; Gordon. A functional autoantibody in narcolepsy. Lancet. 2004, 364 (9451): 2122–4. PMID 15589310. doi:10.1016/S0140-6736(04)17553-3.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發作性睡病
分類 ICD-10:G47.4ICD-9-CM:347OMIM:161400MeSH:D009290DiseasesDB:8801外部資源MedlinePlus:000802eMedicine:neuro/522
Narcolepsy Information Pag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2018-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7).
Narcolepsy U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台灣嗜睡症協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病理學(G04–G47,323–349)炎症腦部
腦炎
病毒性腦炎
疱疹病毒性腦炎
海綿竇血栓(英語: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
腦膿腫(英語:Brain abscess)
阿米巴腦膿腫(英語:Amoebic brain abscess)
脊髓
脊髓炎:小兒麻痹症
脫髓鞘疾病(英語:Demyelinating disease)
貫穿性脊髓炎
熱帶痙攣性癱瘓(英語:Tropical spastic paraparesis)
硬膜外膿腫
同時/伴發
腦脊髓炎(英語:Encephalomyelitis)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英語: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腦膜腦炎
腦部腦病神經退行性疾病錐體外系統(英語:Extrapyramidal system)運動障礙(英語:movement disorder)
基底節病變(英語:Basal ganglia disease)
帕金森
帕金森氏症
腦炎後帕金森症候群(英語:Postencephalitic parkinsonism)
神經阻滯劑惡性症候群(英語: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泛酸激酶依賴型神經退行性疾病(英語:Pantothenate kinase-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
Tau蛋白病變(英語:Tauopathy)
進行性上眼神經核麻痺症
紋狀體黑質變性(英語: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
單側抽搐(英語:Hemiballismus)
亨丁頓舞蹈症
橄欖體腦橋小腦萎縮(英語: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
運動障礙(英語:Dyskinesia)
肌張力障礙
運動障礙狀況(英語:Status dystonicus)
痙攣性斜頸(英語:Spasmodic torticollis)
美格氏症候群(英語:Meige's syndrome)
瞼痙攣
指痙病(英語:Athetosis)
舞蹈症
舞蹈指痙病(英語:Choreoathetosis)
肌陣攣
肌陣攣性癲癇(英語:Myoclonic epilepsy)
靜坐不能
震顫
特發性震顫(英語:Essential tremor)
意向性震顫(英語:Intention tremor)
不寧腿綜合徵
僵人症候群
痴呆
Tau蛋白病變(英語:Tauopathy)
阿茲海默症
早發老年性痴呆症(英語:Early-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原發性漸行失語症(英語: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額顳痴呆(英語:Frontotemporal dementia)或額顳葉變性(英語: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皮克氏病
路易氏體失智症
血管性痴呆
粒線體病(英語:Mitochondrial disease)
童年期腦脊髓病變(英語:Leigh's disease)
脫髓鞘病(英語:Demyelinating disease)
脫髓鞘自身免疫疾病(英語:CNS demyelinating autoimmune diseases)
多發性硬化症
視神經脊髓炎(英語:Neuromyelitis optica)
瀰漫性脫髓鞘硬化(英語:Diffuse myelinoclastic sclerosis)
遺傳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英語:Hereditary CNS demyelinating disease)
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
亞歷山大症
卡納萬病(英語:Canavan disease)
克拉伯病(英語:Krabbe disease)
異染性腦白質退化症
佩梅樣病(英語: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
腦白質病伴有白質消失(英語: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vanishing white matter)
巨腦性腦白質病伴有皮層下囊腫(英語:Megalencephalic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ubcortical cysts)
CAMFAK症候群(英語:CAMFAK syndrome)
腦橋中央髓鞘溶解症(英語: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
原發性胼胝體變性(英語: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
阿爾珀斯病(英語:Alpers' disease)
間歇式發作癲癇發作癲癇症
局灶性癲癇發作(英語:Focal seizures)
普遍癲癇(英語:Generalised epilepsy)
癲癇重積狀態
肌陣攣性癲癇(英語:Myoclonic epilepsy)
頭痛
偏頭痛
家族性偏癱型偏頭痛(英語: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叢集性頭痛
緊張性頭痛(英語:Tension headache)
腦血管疾病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一時性黑蒙(英語:Amaurosis fugax)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英語: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失語症
中風
大腦中動脈症候群(英語:Middle cerebral artery syndrome)
大腦前動脈症候群(英語: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syndrome)
大腦後動脈症候群(英語: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syndrome)
福維爾症候群(英語:Foville's syndrome)
腦橋外側症候群(英語:Millard-Gubler syndrome)
延髓外側症候群(英語:Lateral medullary syndrome)
面顱血管瘤症候群(英語:Weber's syndrome)
腔隙性腦梗死(英語:Lacunar stroke)
睡眠障礙
失眠症
嗜睡症
睡眠呼吸暫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奧丁詛咒(英語:Ondine's curse)
發作性嗜睡病
特發性嗜睡癥
猝倒症(英語:Cataplexy)
克萊恩-萊文症候群
生理節律睡眠障礙
進階型睡眠周期障礙(英語:Advanced sleep phase disorder)
睡眠相位後移障礙
非二十四小時睡眠清醒障礙(英語:Non-24-hour sleep–wake disorder)
飛行時差反應
腦脊液
顱內高壓(英語: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腦積水/正常壓力腦積水(英語: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脈絡叢乳頭狀瘤(英語: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特發性顱內高壓(英語: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腦水腫
顱內低壓(英語: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其他
腦脫垂(英語:Brain herniation)
雷耶氏症候群
肝性腦病
中毒性腦病(英語:Toxic encephalopathy)
脊髓/脊髓病變
脊髓空洞症
延髓空洞症(英語:Syringobulbia)
莫旺病(英語:Morvan's syndrome)
血管脊髓病(英語:Vascular myelopathy)
福克斯-阿拉吉安尼氏症候群
脊髓壓迫症(英語:Spinal cord compression)
混合/伴有神經退行性疾病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
弗里德希氏共濟失調
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
格斯特曼症候群
運動神經元病
僅限上運動神經元(英語:Upper motor neuron)
原發性脊髓側索硬化(英語: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
假性延髓麻痹(英語:Pseudobulbar palsy)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僅限下運動神經元(英語:Lower motor neuron)
遺傳性運動神經末梢病(英語:Distal hereditary motor neuropathies)
運動神經元疾病
行性脊柱性肌萎縮症
一型X染色體相關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英語:X-linked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type 1)
二型X染色體相關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英語:X-linked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type 2)
一型家族遠端型脊肌萎縮症(英語:Distal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type 1)
先天性遠端型脊肌萎縮症(英語:Congenital distal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脊肌萎縮症伴有小腦發育不全(英語: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ith pontocerebellar hypoplasia)
脊肌萎縮症伴有較低極限優勢(英語: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ith lower extremity predominance)
脊髓性肌萎縮伴進行性肌陣攣性癲癇
進行性脊肌萎縮症
進行性延髓麻痹(英語:Progressive bulbar palsy)
洛二氏病(英語:Fazio–Londe disease)
嬰兒進行性延髓麻痹(英語:Infantile progressive bulbar palsy)
同時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閱論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描述
解剖
腦膜
皮質
聯絡纖維(英語:Template:Association fibers)
連合纖維
腦室
基底核
間腦
中腦
橋腦
小腦
髓質
脊髓
管道
生理
神經傳遞
酵素
中間物
發育(英語:Template:Development of nervous system)
疾病
成癮和物質依賴
腦性癱瘓(英語:Template:Cerebral palsy)
腦膜炎
脫髓鞘疾病
癲癇
頭痛
中風
睡眠
先天性(英語: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deformations of nervous system)
損傷(英語:Template:Neurotrauma)
腫瘤
其他
ALS
症狀
齊名(英語:Template:Eponymous medical signs for nervous system)
病灶(英語:Template:Lesions of spinal cord and brain)
測試
CSF(英語:Template:CSF tests)
治療
程序(英語:Template:Neuro procedures)
藥物
全身麻醉藥
鎮痛藥
抗成癮
抗癲癇藥
膽鹼類(英語:Template:Cholinergics)
抗偏頭痛
抗帕金森氏症
抗暈眩
其他
閱論編心理生理學(英語:Psychophysiology):睡眠及睡眠障礙(F51和G47 / 307.4和327)睡眠分期(英語:Sleep cycle)
快速動眼期
非快速動眼睡眠
慢波睡眠
腦波
α波(英語:Alpha wave)
β波(英語:Beta wave)
γ波(英語:Gamma wave)
𝛿波
θ節律(英語:Theta rhythm)
K-複合波(英語:K-complex)
睡眠梭狀波(英語:Sleep spindle)
感覺運動節律(英語:Sensorimotor rhythm)
μ節律(英語:Mu wave)
睡眠障礙睡眠異常
失眠
發作性嗜睡病
睡眠呼吸暫停
肥胖肺換氣不足症候群
翁丹呼吸困擾(英語:Ondine's curse)
嗜睡症
特發性嗜睡癥
克萊恩-萊文症候群
睡眠狀態錯覺(英語:Sleep state misperception)
晝夜節律性睡眠障礙
睡眠相位前移症候群
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
睡眠不規律(英語:Irregular sleep–wake rhythm)
時差問題
非24小時睡醒周期障礙
輪班工作睡眠紊亂
異睡症
夜間呻吟(英語:Catathrenia)
夜驚
快速動眼期行為疾患(英語:Rapid eye movement behavior disorder)
夢遊症
說夢話
其他
夜食症
夜尿症
夜間肌肉抽動(英語: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
磨牙
正常現象
夢
爆炸頭症候群
假醒
半夢半醒(英語:Hypnagogia) / 入睡開始(英語:Sleep onset)
入睡抽動
清醒夢
惡夢
夜間陰蒂勃起
遺精
夜間陰莖勃起
睡眠癱瘓症
昏睡
相關條目
睡眠學
床
雙層床
四帷柱大床(英語:Four-poster bed)
布團
長沙發
吊床
床墊
睡袋
床蝨
寢具
臥房
就寢時間(英語:Bedtime)
睡前玩具(英語:Bedtime toy)
睡前故事(英語:Bedtime story)
咖啡因盹
生理時鐘
夢想日記(英語:Dream diary)
日間過度思睡(英語: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半睡醒狀態(英語:Hypnopompic)
搖籃曲
睡眠誘發(英語:Sleep induction)
微睡眠
打盹
睡衣
多階段睡眠
多項生理睡眠檢查
恢復精力的小睡(英語:Power nap)
Second wind(英語:Second wind (sleep))
午睡
睡眠與創造力(英語:Sleep and creativity)
睡眠學習法(英語:Sleep and learning)
睡眠不足
睡眠剝奪
睡眠日記
睡眠衛生
睡眠慣性
睡眠醫學(英語:Sleep medicine)
值班時睡覺(英語:Sleeping while on duty)
徹夜狂歡
鼻鼾
非洲人類錐蟲病1
裸睡
1 非睡眠失調
醫學導航:心理學/精神病學
心理歷程
障礙(o, p, m, p, a, d, s)徵狀/齊名/涉及
操作(評估/治療)藥物(N5A/5B/5C/6A/6B/6D)
閱論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描述
解剖
腦膜
皮質
聯絡纖維(英語:Template:Association fibers)
連合纖維
腦室
基底核
間腦
中腦
橋腦
小腦
髓質
脊髓
管道
生理
神經傳遞
酵素
中間物
發育(英語:Template:Development of nervous system)
疾病
成癮和物質依賴
腦性癱瘓(英語:Template:Cerebral palsy)
腦膜炎
脫髓鞘疾病
癲癇
頭痛
中風
睡眠
先天性(英語: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deformations of nervous system)
損傷(英語:Template:Neurotrauma)
腫瘤
其他
ALS
症狀
齊名(英語:Template:Eponymous medical signs for nervous system)
病灶(英語:Template:Lesions of spinal cord and brain)
測試
CSF(英語:Template:CSF tests)
治療
程序(英語:Template:Neuro procedures)
藥物
全身麻醉藥
鎮痛藥
抗成癮
抗癲癇藥
膽鹼類(英語:Template:Cholinergics)
抗偏頭痛
抗帕金森氏症
抗暈眩
其他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批罕見病目錄1-10
軟骨發育不全
獲得性血友病(英語:Acquired haemophilia)
肢端肥大症
成人斯蒂爾病
Alagille症候群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英語:Alpha-1 antitrypsin deficiency)
ANCA相關性血管炎(英語: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Bardet-Biedl 症候群
白塞病/貝赫切特症候群
藍色橡皮疱樣痣(英語: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
11-20
CDKL5缺乏症(英語:CDKL5 deficiency disorder)
無脈絡膜症(英語:Choroideremia)
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英語: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腎透明細胞肉瘤(英語:Clear-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
冷凝集素病(英語:Cold agglutinin disease)
先天性膽道閉鎖(英語:Biliary atresia)
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症(英語:Factor VII deficiency)
冷吡啉(冷炎素)相關周期性症候群/NLRP3相關自身炎症性疾病(英語:Cryopyrin-associated periodic syndrome)
皮膚神經內分泌癌(梅克爾細胞癌)(英語:Merkel-cell carcinoma)
皮膚T細胞淋巴瘤(英語: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21-30
胱氨酸貯積症
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英語: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英語: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上皮樣肉瘤(英語:Epithelioid sarcoma)
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
家族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英語: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英語: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進行性骨化性纖維發育不良
脆性X症候群
神經節苷脂貯積症(英語:Gangliosidosis)
31-40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
胃腸間質瘤
泛發性膿疱型銀屑病
遺傳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
巨細胞動脈炎
骨巨細胞瘤(英語:Giant-cell tumor of bone)
血小板無力症
膠質母細胞瘤
高林症候群(英語:Nevoid basal-cell carcinoma syndrome)
化膿性汗腺炎
41-50
早老症
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英語: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ur)
Leber先天性黑矇(英語: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Lennox-Gastaut 症候群(英語:Lennox–Gastaut syndrome)
角膜緣幹細胞缺乏症(英語:Limbal stem cell)
惡性高熱
惡性胸膜間皮瘤
黑色素瘤
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
單基因非症候群性肥胖
51-60
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英語: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發作性睡病
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纖維瘤病
神經元蠟樣脂褐質沉積症(英語: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
神經營養性角膜炎(英語:Neurotrophic keratitis)
骨肉瘤
天疱瘡(英語:Pemphigus)
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英語: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
嗜鉻細胞瘤
61-70
PIK3CA相關過度生長症候群(英語:PIK3CA-related overgrowth spectrum)
真性紅血球增多症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
原發性生長激素缺乏症
原發性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缺乏症(英語:Laron syndrome)
原發性免疫缺陷(英語: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英語:Primary myelofibrosis)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
進行性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
復發性心包炎
71-80
早產兒視網膜病
Rett症候群
短腸症候群
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英語:Mastocytosis)
大動脈炎/多發性大動脈炎
腱鞘巨細胞瘤/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英語: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
地中海貧血(重型)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
81-86
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周期性症候群(英語:TNF receptor associated periodic syndrome)
腫瘤相關骨軟化症(英語:Oncogenic osteomalacia)
Von Hippel-Lindau症候群
血管性血友病Ⅲ型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淋巴漿細胞淋巴瘤(英語: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
West症候群/嬰兒痙攣症候群
參見:第一批
權威控制資料庫:各地
法國
BnF data
以色列
美國
拉脫維亞
捷克